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术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统称,是导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和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定义:PPCs 可视为一种复合结局指标,主要包括肺不张、气胸、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肺栓塞等,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临床中主要包括4种常见的诊断方案。
高达 40%的患者在心脏手术后会出现术后肺部并发症(PPC),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
PPC 的预测
PPC 相关的风险因素:
- 术前患者自身因素,高龄、吸烟、BMI≥40 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较高的 PPCs 风险;
- 手术因素,靠近膈肌或其他呼吸肌的手术(如心脏、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是 PPCs 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手术和麻醉时间>2 h 也是 PPCs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麻醉及机械通气因素,全身麻醉是 PPCs 的独立危险因素。全身麻醉诱导时即可导致功能残气量减少,肺泡塌陷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此外,机械通气可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ion‑associated lung injury, VALI),使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 其他风险因素: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CPB)无通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中胸廓内动脉获取
已归纳的资料:
- 术中呼吸机设置与 PPCs 的相关分析:较低的 VTe/PBW、较低 Crs 和较高机械功率均与 PPCs 的发生独立相关。术中 SpO2<96%和 EtCO2 降低也是 PPCs 的独立预测因子
- 成年胰腺癌患者全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中出血量、术前 SII、术前 NLR、术前 PLR 及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是 PPC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2.1 腹部大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SA 、卒中史、术前 SpO2水平、急诊手术、上腹部手术
- 3.3 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动态预测
- 4.3 非心脏大手术术中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与术后肺部并发症
- 4.1 吸入氧浓度与胸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联
PPC 的治疗
已归纳的资料:
- 近期研究表明,PPCs 的发生及预后可能与术中机械通气时的潮气量(tidal volume, VT)和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并不相关,而与高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 DP)显著相关;DP 用以优化通气策略减少 PPCs 的发生近年来得到较多关注。
- 4.3 通气策略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在这项针对接受孤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事后分析中,与静息肺策略相比,采取低潮气量通气与肺部术后并发症的减少相关
- 5.7 肺切除术患者驱动压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 3.5 机械能和功率与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
- 荟萃分析显示潮气量和驱动压引导的 PEEP 策略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有关
- 5.8 体外循环期间通气策略对小儿心脏手术后动脉氧合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 5.9 围手术期驱动压导向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