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酸(英语:Aristolochic acids,简称AAs)也被称为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癌性和肾毒性的硝基菲羧酸。
自然界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达600余种,涉及木通属、木香属、广防己属、千金藤属、青藤属、铁线莲属、蝙蝠葛属、细辛属等约70种中草药,在中国有40余种药材含马兜铃酸: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一些药材由于形态与上述药材相似,而有可能在采集、物流环节被混用、搀杂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应考虑慎用: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中国人药源性肝肾损伤远高于外国,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功不可没”
-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是指在正常治疗或临床试验剂量范围内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肝脏损害。
- 这个现象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目前已经明确有超过1000种以上的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 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还公布了致癌清单,其公布的内容里面就有马兜铃酸,并且明确指出马兜铃酸能够致肝癌和尿路上皮癌,并且里面的马兜铃酸Ⅰ是马兜铃酸科属中毒性是最强的。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将马兜铃酸就定为第一类致癌药物。
《中国中药杂志》2022年14期发文,《论含马兜铃酸中药的风险评估、安全用药与科学监管——马兜铃酸种类不同毒性各异,检控马兜铃酸Ⅰ/Ⅱ是关键》:
- 马兜铃酸类化合物(aristolochic acid analogues,AAAs)种类繁多,按结构类型主要分为马兜铃酸类(aristolochic acids,AAs)和马兜铃内酰胺类(aristololactams,ALs)
- 研究表明AAAs种类不同,则其化合物毒性差异大:AA-Ⅰ的肾脏毒性和致癌性较强,AA-Ⅱ毒性低于AA-Ⅰ,而AA-IVa、AA-Ia无明显毒性
- 马兜铃科不同品种所含的AAAs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有的品种如细辛、天仙藤所含的主要为无明显毒性的AAAs(如AA-IVa);复方制剂中AAAs含量与药味占比以及制备工艺等有关,有的制剂中AA-Ⅰ含量很低或测不出
- AAAs种类不同,毒性各异,并非所有AAAs都有肾毒性和致癌性。含AAAs中药的毒性不应一概而论,检控AA-Ⅰ和AA-Ⅱ是关键
- 对含AAAs中药,不应因噎废食,应加强中药的AAAs种类与含量调研分析以及毒理学研究,制定AA-Ⅰ和AA-Ⅱ的限量标准,合理用药以及科学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