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麻今醉24年3季度文章集锦

仅搜集收录了部分个人感兴趣的文章,并进行简单记录

1 概念科普

1.1 食管癌手术加速康复策略麻醉专家共识

2024-07-15 06:01 文章链接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 年全球食管癌的新发病例数达 60.4 万,死亡例数达 54.4 万[1];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分别为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 6 位和第 4 位

术前 MDT 联合诊疗能更全面地判断患者病情以制定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术前评估并干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可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并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

术中选择微创手术方式和维持患者核心体温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术后充分镇痛、积极预防血栓,则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

1.2 探讨生理昼夜变化对麻醉和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2024-07-22 文章链接

这项研究涉及28,074名在上午或下午接受手术的参与者

  • 上午手术组 PACU 恢复时间较下午手术组长,Steward 评分较下午手术组低
  • 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晨间手术与 PACU 恢复时间增加有统计学关联
  • 非心脏手术的日间变化对麻醉后恢复有影响,下午手术提供更好的恢复结果

1.3 儿童麻醉评估与围手术期风险预测中国专家共识

2024-08-19 文章链接

2 治疗干预

2.1 产科大出血的容量复苏研究进展

2024-07-02 06:58 文章链接

产科大出血的相关概念:

  • 2020年产科出血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占产妇总死亡数的比例高达25.3%。
  • 产科大出血(massive obstetric hemorrhage, MOH)是产科出血的危重类型,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围手术期孕产妇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导致 MOH 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
  • 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缩宫药物、子宫填塞和容量复苏

产科大出血的定义:

  • 传统定义(以出血量来衡量),即产后 24 h 内经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 500 ml 或剖宫产出血量超过 1 000 ml。但该方法忽略了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2017 年美国妇产科学会定义:产后 24 h 内失血量≥1 000 ml,或伴有低血容量的症状/体征
  • 2019 年国际促进患者血液管理、止血和血栓形成网络指南定义:24 h 内持续出血超过 1 000 ml 或伴有低血容量体征/症状;危及生命的产后大出血定义为 24 h 内持续失血超过 2 500 ml 或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MOH 液体复苏目标:

  • 维持收缩压>80 mmHg(1 mmHg=0.133 kPa)、pH≥7.20、体温>35 ℃
  •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80 g/L、血小板(platelet, Plt)计数>50×109/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1.5倍正常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1.5倍正常值、纤维蛋白原>2 g/L 和血游离钙>1.0 mmol/L

大量输血的终止时机:

  • 经验时机:Hb>70 g/L、循环稳定、凝血功能基本正常且创面无活动性出血
  • 研究显示,严重 PPH 患者输注 RBC 的最佳终止时机是 Hb 为86.5 g/L 时。当 Hb 高于86.5 g/L 时,会增加氧合指数降低的风险;低于86.5 g/L,则会增加心动过速的风险。

2.2 早期脓毒症所致低灌注的管理演变

2024-07-04 06:02 文章链接

脓毒症定义及相关概念:

低灌注相关的管理措施:

  • 液体复苏的初始容量:限制液体持续复苏,初始合理经验是30ml/kg(非必要的)
  • 何时启动血管升压药:启动液体复苏同时早期使用血管升压药,与液体限制相结合
  • 复苏目标:不强求 MAP>65mmHg,可以更低但需要结合辅助的复苏指标
  • 经外周启动血管升压药以加速药物的启动,并建议低剂量外周持续使用,定期监测外渗
  • 动脉导管比血压袖带更准确,并提供连续测量,有助于血管升压剂滴定和动脉血液取样

2.3 自体血回输在德国产科的应用:305610 例围产期出血分析

2024-07-11 06:01 文章链接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涵盖2011年至2020年所有住院分娩病例。分析了围产期出血(产前、产时和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合并症、围产期并发症、血制品的使用和自体血回输的使用。

主要结果:

  • 在德国6356046次分娩中,305610例妇女(4.8%)发生围产期出血
  • 在所有围产期出血的妇女中,产后出血是产科大出血的主要原因(92.33%),只有228例(0.07%)使用了自体血回输。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妇女中,70450例妇女中只有216例(0.31%)使用了自体血回输

2.4 心脏手术中异体血小板输注对医源性感染的影响

2024-09-25 文章链接

数据说明:单中心三级转诊医学中心,2012-2018 年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

实验设计:在因果模型中,定义术中血小板输注为暴露。主要结局是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包括血流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和手术部位感染

主要结果:

  • 在纳入的7662例患者中,528例(6.8%)患者在术中输注了血小板,329例(4.3%)患者发生了454例术后感染。血流感染106例(1.4%),医院获得性肺炎174例(2.3%),手术部位感染148例(1.9%)。
  • 经多变量逻辑回归校正后,术中输注血小板与血流感染风险增加相关( OR 2.85;95% CI 1.40-5.8;P = 0.004;n = 7662),倾向评分匹配(OR 3.95;95% CI 1.57-12.0), p = 0.007;n = 766),倾向得分重叠加权(OR 3.04;95% CI 1.51 ~ 6.1, p = 0.002;N = 7,762)
  • 手术部位感染和医院获得性肺炎与血小板输注无显著相关性

术中异体血小板输注是心脏手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3 模型预测

3.1 机器学习预测 PAD 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结局

2024-07-19 文章链接

数据说明:

  • 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5日期间,所有接受下肢血管内干预(腹股沟上或腹股沟下血管成形术、支架和/或动脉粥样硬化切除术)的患者均纳入 VQI 数据库
  • 接受下肢动脉瘤性疾病、急性肢体缺血、创伤、夹层或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以及那些未报告的症状状态或手术类型或同时接受旁路手术的患者

特征说明:

  • 术前特征:(n = 75)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合并症、既往手术过程、功能状态、调查、药物治疗、解剖学和其他术前特征
  • 术中特征:(n = 24)包括入路动脉、辅助手术、程序性抗凝和/或鱼精蛋白的使用、造影剂量、透视时间和技术成功(≤30%残余狭窄)。
  • 术后特征:(n = 13)包括住院特征:心脏、肺、肾脏、通路部位和造影剂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药物治疗;非家庭出院

预测目标

  • 主要结果:术后1年重大不良肢体事件(MALE)或死亡
  • 重大不良肢体事件包括:血栓切除或溶栓(基于手术或导管的血栓切除或治疗段的溶栓)、手术再干预(对治疗节段的开放再干预,包括介入移植或旁路)或大截肢(同侧腿的膝关节以下或更近端截肢)

最终结果:

  • XGBoost 在预测1年 MALE 或死亡方面表现最好(AUROC,0.94)
  • 引入术中特征并未显著改善模型,术后特征将 AUROC 提升至 0.98

3.2 行机械取栓术的脑卒中患者 30 天再入院的原因和预测因素

2024-07-26 文章链接

30 天再入院率:

  • 已成为优质护理的指标,并与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有关
  • 每年再入院给医疗保险造成的损失高达 174 亿美元

数据说明:2017 年至 2023 年间接受机械取栓术的 703 名患者

主要结论:

  • 大多数是女性 (n = 402, 57.2%),平均年龄为 70.2 岁 ±15.4。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是脑血管事件(卒中 36.2%、颅内出血 15.5% 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7%)。再入院的其他原因包括心血管事件(心脏骤停 6.9% 和心动过缓 1.7%)、感染(去骨瓣减压术后伤口感染 5.2%)和肺炎 1.7%)
  • 多因素分析中,30 天再入院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吸烟史(OR:2.2, 1.1-4.2)、远端栓塞(OR:3.2, 1.1-8.7)、去骨瓣减压术(OR:9.3, 3.2-27.6)和颅内支架置入(OR:4.6, 2.4-8.7)

3.3 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动态预测

2024-07-27 文章链接

Findings:

  • 由术前参数和公式计算的术中呼吸参数动态特征组成的数据集,其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 PPCs 方面表现出最好的性能(AUROC: 0.763-0.878),其中 XGBoost 模型综合性能优异。
  • SHAP 图揭示术中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呼吸做功和驱动压的动态演变特征与 PPCs 发生高度相关,可能是潜在的临床监控、调节因素;同时变量间存在非线性交互作用。

Meaning: 通过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实现更精准、个体化的 PPCs 风险动态评估、实时预警,并提示围手术期医护人员可潜在干预的机械通气策略,有望切实降低围手术期 PPCs 发生率、改善手术患者预后。

4 术后风险

4.1 产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及质量控制分析

2024-07-23 文章链接

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与孕产妇围手术期管理相关的39例不良事件,涉及产科麻醉(含分娩镇痛)10 218例

4.2 炎症与 ICU 后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2024-07-29 文章链接

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描述了危重疾病后持续存在的长期后果,其症状包括三个方面:躯体症状,如疲劳、疼痛和虚弱;认知症状,如记忆力衰退;以及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数据说明:数据库检索到了13 097项研究,其中88项进行了全文审查。更新后的检索又加入1833项研究,其中14项进行了全文审查。共纳入32项研究,其中15项(47%)研究被评为良好,6项(19%)被评为公平,11项(34%)研究被评为差

主要结论:

  • 最常见的生物标志物是白细胞介素-6(IL-6)(13 项研究)、C 反应蛋白(CRP;13 项研究)、IL-8(7 项研究)、IL-1β(5 项研究)、IL-10(5 项研究)和降钙素原(6 项研究)
  • 在5项或5项以上研究中,IL-8、CRP 和 IL-10最常显示出与 PICS 结果显著相关;IL-6、降钙素原和 IL-1β仅在不到一半的研究中显示出了显著相关性
  • 以下生物标志物水平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差: CRP、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IL-8、突触表蛋白样蛋白-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 较高水平的 IL-6 、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B1 与某些认知健康结果得分较低相关

4.3 非心脏大手术术中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与术后肺部并发症

2024-07-31 文章链接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定义:1) 呼吸衰竭(定义为吸空气状态下 PaO2<60mmHg,PaO2/FiO2<300mmHg 或 SpO2<90%且需要氧疗)、2) 胸腔积液、3) 肺不张、4) 气胸、5) 支气管痉挛、6) 吸入性肺炎、7)肺炎

数据:在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筛选了意大利费拉拉 Azienda Ospedaliera-Universitaria 急诊科的164例患者,最终纳入101例患者

主要结论:在接受非心脏大手术的 PPCs 中高风险患者中,术中 V/Q 失调与 PPCs 的发生相关。拔管前较高的高 V/Q 与术后7天内 PPCs 的发生独立相关

4.4 多病共存与接受重大手术患者术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024-09-23 文章链接

多病共存定义为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数据说明:

  • CASCADE(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了在欧洲29个国家的446家医院进行的主要腹部手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
  • 时间范围:2022年1月24日至4月3日
  • 纳入标准:所有成年患者(年龄≥18岁),接受通过任何手术方式的五类重大腹部外科手术(腹部和/或盆腔内脏切除术;造口形成或还纳;开放性血管手术;前腹壁疝修补术;移植手术)
  • 排除标准:择期行日间手术的患者或非腹部手术的患者

特征说明:收集患者和手术特征以及每位患者30天结果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BMI、ASA分级、吸烟史、手术指征(良性或恶性)、手术紧急程度以及手术方法(开放或微创)

结局指标:术后30天死亡率(主要指标)、术后并发症(次要指标)

数据分析结果:

  • 在 24227 例中,年龄中位数61岁,女性占52.8%,择期手术占71.7%,癌症手术占40.5%
  • 有7006例(28.9%)和10486例(43.3%)分别有一种和两种或更多的慢性疾病
  • 在有两项慢性疾病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组合是癌症和高血压组合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组合
  • 多病共存与年龄增长、男性、高BMI(≥30 kg/m²)、高虚弱评分(4–6和7–9分)显著相关

建模分析结果:

  • 30天总体死亡率为1.9%;多病共存患者的30天死亡率显著高于无病症或单病症患者(3.2% vs. 1.4% vs. 0.4%,p < 0.001);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多病共存患者的死亡风险仍然较高
  • 多病共存患者的重大并发症和任何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病症或单病症患者

往年同期文章